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1:40 点击次数:164
卢铸之医案解析
治疗失眠高血压的经验文章大纲一、交既坎离之法
二、地天得泰之法
三、扶正除邪之法
四、协和阴阳之法
五、调和阴阳之法
六、燮理阴阳之法
七、先后双补之法
八、温肾暖脾之法
九、卢铸之用药规律分析
(八)温肾暖脾之法
案例
【患者】:王某某,男,36岁。
【病状】:失睡3年,经常头昏,食少,腰剧痛,阴雨更甚,经常解黑大便,还呕血数次。在援朝战争中,曾多次受伤并手术及失血,因此身体衰弱。在北京经西医治疗无效,经西医判为肝脾肿大,又判为肝硬化。
【诊断】:此病脾肾皆冷,以致先后不和,精气不化,不能营养于筋络,又不能运化于精血,影响骨节经络皆不畅达,腰气不伸,骨精不流,而胃之火源,亦生阻碍,肺之化源,亦不润下,急宜温肾暖脾,化精为气,使气血交流无阻,周身经络筋骨皆得其养,化源与运化相和合,是为至要。
【一诊处方】:
桂枝尖30g,茅术12g, 硃茯神15g,淫羊藿24g,砂仁9g, 松节30g,石楠藤24g,炙甘草9g,生姜30g。
【重新排序】:桂枝尖、茅术、淫羊藿、生姜、炙甘草。硃茯神十砂仁、松节、石楠藤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【处方点评】:
本处方是桂枝法,加硃获神十砂仁、松节、石楠藤四味而组成。应用桂枝法,说明切脉浮紧有表症,桂枝法立中宫之轴,即健脾胃、开太阳:同时,用硃茯神+砂仁降离火中真阴,说明病人还有失眠等,以及治腰痛的松节与石楠藤,这些药的用法均有其针对性。
——摘自《扶阳医学传真录》
二诊处方
【二诊症状】服药后,睡眠增加,食知味,精神好,口不渴,唯头脑不清爽。
【点评】服药后有效,但头脑仍然不清爽,说明扶阳药物升阳不足。
【二诊处方】:制附片75g,贡术12g,砂仁12g,硃茯神18g,杜仲30g,桂枝尖30g,补骨脂24g,炒枣仁15g,炙甘草9g,生姜30g。
【重新排序】:
制附片、桂枝尖、贡术、生姜、炙甘草。硃茯神十砂仁、炒枣仁、补骨脂、杜仲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【处方点评】:本处方是附子桂枝法,加硃茯神十砂仁、炒枣仁、杜仲、补骨脂五味而组成。切脉里症阳虚应用附子法,切脉表症应用桂枝法,表里皆阳虚应用附子桂枝法。附子法立坎中一阳之极,桂枝法立轴于中宫,硃茯神十砂仁立离火之极,形成扶阳医学中的三立之法,即以中官立轴,立水火坎离之极而立命。本处方加上附子并重用,同时运用潜降离火真阴之药对,硃茯神十砂仁,并配合枣仁养心安神以治心率快,加通达神经之杜仲,健脾益骨之补固脂,以助化源。
——摘自《扶阳医学传真录》
三诊处方
【三诊症状】服药后,可工作8小时,以前4小时也难支持,腰不大痛。
【点评】服药之后,反映良好,腰痛大减,肯定睡眠也大为好转。
【三诊处方】:制附片75g,秦归15g, 淫羊藿30g,炒枣仁15g,杜仲30g,桂枝尖30g,硃茯神18g,泡参24g,炙甘草9g,生姜45g。
【重新排序】:
制附片、桂枝尖、淫羊藿、生姜、炙甘草。硃茯神+炒枣仁、杜仲、泡参+秦归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【处方点评】:本处方是附子桂枝法,加硃茯神+炒枣仁、杜仲、泡参+秦归五味而组成。本张处方仍然是三立极之法。本张处方称之为扶阳医学中的附子桂枝泡参综合法。附子桂枝法用药基本没有变化,只是后面做了调整,去掉了砂仁与补骨脂,换成了泡参+当归,显然是要大补气血,防止阳升而阴不长。
——摘自《扶阳医学传真录》
如需购药材,可百度搜索——相宏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